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着力培养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,4月12日上午10:00,外国语学院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第一课在英华楼3112教室正式开讲。此次课程由王卫民老师和培训成员共同参加,开启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淬炼的“成长之旅”。


该课以习近平总书记到多所高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核心,对青年学子成长、高校发展等提出要求。贯通历史、现实与未来,系统阐述了青年学子与高等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使命担当。课程强调爱国主义是与党和国家、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纽带,高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,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一流人才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,即第二个百年目标——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青年学子被赋予重大时代责任——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将个人奋斗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,创新至关重要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无论是科技领域、文化领域还是社会治理等方面,都需要青年学子发挥创新精神,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、推动进步。当前,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,教育工作者需紧扣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目标,通过深化课程思政、创新育人模式,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。课程立足当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,号召青年以智慧与力量托举中国梦,共同书写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壮丽篇章。


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此次活动为外国语学院青年学生扣好了“思想第一粒扣子”,为高校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具体实践路径。愿外院青马学员们以此次课程为起点,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化作逐梦动力,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,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闪耀光芒!
撰稿人:肖越
指导老师:冷全宝
初审:陈思妤
二审:裘佳美
终审:刘佳萍